道家房中术 阴阳互补成为理论基础

道家房中术 阴阳互补成为理论基础

《易经》是一本具有很深哲理的著作,它把男女两性视为自然的一部分,以男女两性的相交来联系自然,重点阐述自然与人变化(易者,变也)的原理,它将自然界被动的力量称为“阴”,将主动的力量称为“阳”,并描述阴阳如何交互作用而推动“气”沿着至高无上的自然法则来进行。

一阴和一阳间的交互作用叫做“道”,作用所产生的生生不息过程叫做“易”(变化)。

按照这种理论,阴阳是彼此相反而互补的两种力量,相克相生。在自然现象中,月亮与冬天属于阴,太阳与夏天属于阳;对人类来说,女人属于阴,男人属于阳,阴阳需要互补。这也就是所谓“刚柔相摩,屈伸相感而利生焉。”这都是强调阴阳结合,阴阳互补,男女要“相摩”、“相感”,这样才能“利生”,无论缺了哪一方都是不行的。

在《易经·说卦》中说:乾( )天也,故称乎父;坤( )地也,故称乎母。震( )一索而得男,故谓之长男;巽( )一索而得女,故谓之长女。坎( )再索而得男,故谓之中男;离( )再索而得女,故谓之中女。艮( )三索而得男,故谓之少男;兑( )三索而得女,故谓之少女。 以上原理显示,人们如果要快乐、长寿,必须效法自然,使自己生命中的阴阳两种成分像自然界一样和谐地交互作用;同时借阴阳(男女)的接触,彼此吸取,从而强化这两种成分。

因此,男女的性交不仅是单纯的欲望发泄,而更是阴阳两种宇宙力量在人类身上的具体展现。天地相交而生万物,男女交合而生子女,在我国古代的文学用语中,惯以“云雨”来形容性交,它如同从地上升起的“云”和从天上落下的“雨”会合一般。

以后,《易经》和八卦的这些原理被道家所发挥了,并成为以后房中术的理论基础。例如,认为男女性交是“阴精”(女性阴道的分泌物)和“阳精”(男性的精液)相结合。

“阴精”是无限的,而“阳精”有限所以更珍贵。男子要从吸取“阴精”来滋补自己,所以要“守精闭关”,“御而不泄”;男子还要多改变性交对象,多得滋补,如果一直和同一女子性交,她的阴气就会越来越弱,对双方都不好。